作者 | 梁唐
出品 | 公众号:海龟说(ID:haiguishuo)
(资料图片)
说到新加坡,你们会想到什么?
我会想到下南洋、走西口和闯关东,想到先辈们移民海外打拼谋生的故事。
比较大规模的下南洋,历史上一共发生了两次,都是在中原王朝的末年。一次是明末,一次是清末。两次相似却也有所不同,明清鼎革时,神州陆沉,更凄凉的是汉人被迫剃发易服表示归顺。不愿屈服的汉人一次次反抗,又一次次被清兵的屠刀镇压。扬州、嘉定、江阴……清军扫平江南的历史,也是一部血淋淋的屠城史。
如果你不愿屈服,又不想白白丧命那应该怎么办?有些选择出家或为僧或为道,从此不问世事,也能保全衣冠。也有不少选择远赴海外,远离中原的血雨腥风。金庸先生小说《碧血剑》的结尾,金蛇郎君的传人,袁承志就选的这一条路。
据说现在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地,还留有几百年前下南洋先民的墓碑,有不少碑上仍然用着崇祯甚至是永历的年号,表示不忘故土。生是大明的人,死是大明的鬼。作为《明史》的拥趸,对于这样一段故事我自是饶有兴趣的。我去了新加坡之后本想找一找这样的墓园,只可惜一来忙于工作,二来去这种地方也没什么好的契机,就这样耽搁了,现在想来多少算个遗憾。
清末的移民潮也很好理解,两次鸦片战争以及西方列强的多次侵扰,让福建、海南、广东等地的沿海等地民不聊生。为了谋生,许多人成群结队踏上了下南洋之路。这也是为什么,新加坡很多本地华人相比普通话反倒是闽南语、客家话更流利。
这些先民到了南洋之后,凭借着吃苦耐劳,凭借着思维智慧,很快在南洋建立了大大小小许多产业。至今东南亚各国中的富商很大比例都是华裔。
尤其是清末时的移民,他们虽然背井离乡,但不少仍然心系祖国,发自内心觉得自己仍然是中国人的也不在少数。当年孙中山先生致力革命,早期的他一无所有,就是靠着许多满怀爱国热情的南洋富商们鼎力相助。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黄花岗起义牺牲的烈士中,有不少就是南洋子弟,甚至有好几个干脆是富二代。不为钱不为利,只为了这个他们早已远离的国家变得更好。每每读到这里,都让我唏嘘不已。
孙中山先生当年在新加坡也曾小住过一段时间,他的故居也被保留了下来,叫做晚晴园,现在成了新加坡的一个小景点。我也曾经去过,只不过门可罗雀,一路下来也没遇到几人,我更是怀疑,这几个人中除了我之外,是否还有其他人知道这一段故事。
回望这段历史的时候,移民和母国之间关系的问题总是绕不过去,究竟该如何看待当年那些背井离乡的移民和母国之间的关系和情感呢?
现代流行的说法是一切以纸面身份为重,你的护照属于哪个国家,你就是哪个国家的人,你就应当为哪个国家效力。但显然,这样的说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人,也不适用于所有情况。至少我个人也不是完全能接受这种说法,否则解释不了,为什么我会为当年投身革命的南洋先辈们感到动容和敬佩,感念他们的事迹和精神,而不是给予不过太平日子瞎折腾的嘲讽。
从政治上来说,新加坡从建国的那一天起,就切割了部分与中国的关系。比如李光耀说,新加坡人以新加坡的立场思考,关心新加坡的利益,而非中国人的立场为中国人利益着想。再比如更直接地,他把英语设定成了官方语言。虽然中文、马来文、印度文也被认可,但学校里广泛使用的通用语言还是英语。即使是华人子弟,学的中文也是第二语言。
再比如此刻新加坡在国际的身份是美国的盟友,新加坡港口停留着美国的军舰,新加坡人不仅可以免签入境美国,还可以免抽签获取美国的工作签证。新加坡和台湾联系非常密切, 甚至新加坡的军队都是在台湾受训的。
有人说,新加坡这么做是因为国家小被逼无奈,也有人说这些都是政治考量,如果真竖起中华文化的大旗,建国法理欠缺,容易受到中国影响和辐射。或许确实如此,但对我而言绕不开的一个问题是,我能否接受这样一个纸面身份的转换呢?
对我而言,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带犹豫的。所以从想明白这一切的那一天起,我就清楚地知道,或早或晚,但我一定会从这里离开。
标签: